基地30多年的发展历程,是一部扬国威、壮军威、震世界的辉煌史是一部艰苦奋斗、爱国奉献、团结协作、自立创新、勇攀高峰的创业史。正如在原221厂工作生活、为研制“两弹”作出过重大贡献的朱光亚同志所说:“在党的领导下,大批优秀科技人员和干部、工人、解放军指战员一起,来到青海草原。尽管环境艰苦、条件简陋,长期隐姓埋名,但是,伟大的事业将大家凝聚在一起,围绕同一个目标,振奋精神,团结协作,发挥聪明才智,取得了震惊世界的成就。不但对保障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产生了深远影响,而且极大地激发了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信心……那是党的先进性的具体体现;那个集体是一个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集体,是一个和谐高效、创新能力很强的集体”。“不忘过去,才能开创未来。这份精神财富永远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教育和激励人们为国家的富强与民族的复兴而奋斗”。
基地建设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核武器研制决策的直接产物。针对美国在朝鲜战争中对我多次发出的核讹诈言论,毛泽东和党中央以“不畏强权、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做出了研制核武器的伟大战略决策。基地创业者们在这种“不畏强权敢想敢干”的大无畏精神的激励鼓舞下,通过30多年的艰苦卓绝的奋斗在取得基地建设、科研、生产等方面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的同时,形成了伟大的“两弹”研制基地精神:这就是“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协作精神;“淡泊名利、奉献国家”的战斗精神;“顾全大局、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这五种“基地精神”是延安精神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继续和延伸。
基地所在地——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县西海镇,位于该县金银滩草原,四周环山,海拔3100米至3500米。这里远离城镇、交通要道和工业中心,天寒地冻,高原缺氧,运输战线长,施工难度大,生活和建设条件都是非常差的。基地建设者们为了祖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毅然承担起了基地建设的历史重任。基地建设者们怀着“奉命于危难之中”的责任感,怀着以身许国的豪情壮志,不贪图优越的生活条件,毫不犹豫地从祖国各地汇聚这里。有的人依依惜别了新婚的妻子,有的人安顿好襁褓中的婴儿,有的人挥泪离别年迈的父母,为祖国核事业奔赴风雪高原。当年负责研制和基建工作的原二机部九局局长李觉回忆道:选定的基地是海拔3100米以上的高原牧区,气压低、缺氧,水烧不到沸点,饭煮不到全熟,蒸出来的馒头吃起来粘乎乎的。加上高原气候多变,人们一年内有八九个月要穿棉衣。我们就是在这种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建设和立足的。万余名建设大军怀着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责任感,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以三顶帐房起家,挖土方、盖厂房、建铁路、修公路。
1960年至1962年,正当基地建设的关键时刻,却遇上了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建设物资和生活供应难以正常进行。干部粮食定量每月24斤,吃的是青稞面、谷子面,很少吃到油,副食是咸菜和白菜汤,90%的职工得了浮肿病。上级部门曾考虑让基地多精简一些职工,以减轻基地负担,但基地领导人为了不耽误项目施工,想方设法保留了队伍。当时,也有一些职工忍受不了饥饿而离职,有的职工请假回家后不再回来。缺氧的环境,营养不足,加上抢时间争速度加大了体力消耗,加重了头晕、胸闷、心悸、厌食等高原反应症状,但绝大部分职工没有动摇献身基地建设的信心。基地建设者在依靠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支持的同时自己动手开荒种青稞、山药蛋、打猎捕鱼、饲养牛羊,补充生活,保证了基地建设的正常进行。
基地建设规模大,技术复杂,条件艰苦;设备安装种类繁多,数量巨大,技术要求高,难度大;而由于无霜期短,室外施工时间不长,建设者们为了缩短工期,战严寒、斗风沙、抢时间、争工期。各级领导亲临第一线,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到1964年6月,一个水、电、暖、路齐全,集科研、生产、生活为一体的研制基地基本建成,为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必要的基础条件。
1967年初,正当氢弹原理试验成功不久,“文革”动乱波及到主管核武器研制工作的二机部。二机部和研究院领导刘杰、刘西尧、李觉和吴际霖被揪斗,参加研制的科学家也被扣上了“白专道路”、“专家路线”的帽子,日子很不好过。大家顶着被无理指责的压力,顽强地进行着氢弹研制的最后冲刺。1967年2月,完成了氢弹零部件图纸设计,5月氢弹零部件制造安装完毕,并运送到爆炸实验场。我国第一颗氢弹终于赶在法国人前面试爆成功。
万余名建设大军不仅在短短的4年时间克服各种艰难,建成了中国第个核武器研制基地,而且谱写了一部艰苦奋斗的创业史,一部可歌可泣的奋斗史,一部大公无私的奉献史,铸造了基地建设者们热爱祖国、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
二、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基地建设和核武器研制工作是根据与苏联政府的协议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起步的。但时间不长,核武器研制工作就遇到了两国关系迅速恶化、技术援助中断的严峻问题。1959年6月,苏共中央致函中共中央,表示为了不影响苏、美、英三国首脑关于禁止核武器试验条约的日内瓦谈判,要暂缓向中国提供原子弹的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1960年7月16日,苏联政府照会中国,宣布撤走全部苏联在华专家,停止所有的设备供应。8月23日,中国核工业系统的233名苏联专家全部撤走,并带走了所有的图纸和资料。
在严酷的现实面前,基地建设者没有低头,他们发愤图强,依靠自力更生精神,保证了基地建设和核武器研制工作的顺利进行。在基地,原二机部部长刘杰根据苏联宣布延缓提供原子弹教学模型和图纸资料的日期,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代号确定为“596”,目的是激励大家自力更生,发奋图强,造出“争气弹”。
为了造出“争气弹”,许多人不分昼夜地工作。当时在设计室工作的王钰德回忆说,那时,除了吃饭、睡觉,就是上班,没有8小时工作制的概念也没有星期天。方案想了又想,图纸审了又审,实验数据算了又算,决不能因为自己的一个小小失误而影响整个事业的成败。那时,晚上整个办公大楼一片灯火通明,晚上9时,接送上下班的班车来了,无论司机怎样按喇叭,谁也不愿放下工作,好多次都是领导强行熄了灯,大家才依依不舍地离开。中午吃饭同样如此,为了测得一个正确的数据,大家连续做试验顾不上吃饭,炊事员只得把饭菜送到厂房外,由于厂外风沙大,饭菜中常常吹进了沙子,成了基地特色的“胡椒面”在当时,用我国首台国产电子管手摇计算机运算一组核弹科研数据,大约需要半年时间,而现在运用当今先进的计算机运算同样的数据,只需一小时即可完成。虽然这台电子管手摇计算机与现在的高配置电脑无法同日而语但它也是为成功研制首枚核弹立过赫赫战功的“功臣”之一。1962年月,在基地建设期间一直集中于北京攻克原子弹理论设计的科研人员,进驻基地。这些科研人员中,有将军、有战士、有干部、有工人、有科技人员,其中有后来成为“两弹元勋”的邓稼先等第一批中国优秀科学家,在基地铺开了攻关会战的总态势。住房不够,李觉、吴际霖等基地领导住进帐房,保证全部科研人员的住宿和研究住房。广大科研人员更是废寝忘食夜以继日地拼命工作。没有图纸,自己动手绘制;理论设计复杂,用脑子简化运算过程,争取时间没有原材料,土法上马进行研制:没有经验,发动群众,献计献策,大搞实验。王淦昌等人年近花甲,又患有高血压,在高海拔和风沙弥漫的环境里呼吸困难,吃不好饭,睡不好觉,但他们仍日日夜夜同大家一起紧张工作,几乎天天都是泥人、沙人。他们就是这样奋发图强,自力更生,突破理论大关,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科学难题,以钢铁般的意志,勇攀科技高峰的坚强信念,造出了“争气弹”。为了抢时间、争速度,广大科研人员大力协同、刻苦攻关。通过简陋的计算工具和试验手段,先后研制出同时起爆35个火花系高电雷管装置。攻克了聚乙烯设计难关,解决了核装置球形抛物线等多种形状零部件的装配等问题。为提供足够的点火中子,科技人员把聚变和爆轰一号的同时集信差控制在0.2微秒之内,从而使研制试验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在雪域高原,成千上万的科技工作者苦苦探索、团结奋战,在核武器研制的领域内攻克着一个又一个的科技难关,不断创造着奇迹。
在氢弹研制过程中,60年代中期,王淦昌独立地提出了用激光打靶实现核聚变的设想,成为世界激光惯性约束核聚变理论和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使我国在这个领域里的研究工作走到了当时世界各国的前列。邓稼先、于敏、周光召为代表的科研人员大胆探索、精确计算,终于获得了热核材料燃烧规律的主要成果,并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料的关键,实现了氢弹原理设计的重大突破。被国外誉为氢弹诀窍的泰勒乌拉姆原理也在科技人员的集体攻关下终于揭开了神秘的面纱。1966年12月28日,基地氢弹原理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30多年来,广大科技人员、职工干部,扎根高原、扎根基地,为现代化国防建设默默无闻地拼搏、拼搏、再拼搏“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有的还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种精神就是自力更生,勇攀高峰的拼搏精神。
三、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协作精神
核武器研制是集现代科学之大成的综合科学是一项涉及多种学科的综合性很强的庞大系统工程,它需要有多种学科的专业技术人员通力合作。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和力量。没有中央的统一领导,没有全国人民的团结协作和大力支援,没有科技人员的集体智慧是造不出原子弹的。1962年11月3日,毛泽东发出了“要协同做好这件工作”的总动员令。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央专门委员会,成立了研制和试验总指挥部,成立了首次核试验35人常委,成立了67人核试验委员会,协同指挥,协同作战,为研制和试验解决了近百个重大问题和无数其它问题。同时,只要中央专委一声令下,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单位,积极参与,一路绿灯,保证基地建设、科研及试验任务的完成。160年,基地建设生活物资短缺,粮食部门从全国各地拨给基地数百万斤黄豆,青海省政府调拨基地4万只羊等。1962年底,基地施工紧张,中央专委办公室邀请建工部、交通部、水电部、邮电部、工程兵、铁道兵等部门,研究抢建基地问题,之后有13个部门调集15000人的施工队伍,携带50台设备,300辆汽车参加建设会战。科技、生产出现问题,全国先后有26个部委和20个省、市、自治区的900多家工厂、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参加了攻关会战。在尖端技术、专用设备、新型材料等方面有力地保障了基地核武器的研制和生产。
四、淡泊名利、奉献国家的战斗精神
核武器研制过程在当时是国家的最高机密,为了切实做好科研生产的保卫、保密和反间、防谍工作,公安部将原子能保密局整建制地设到了二机部。研制基地被列为核心绝密单位,对内称“国营221厂”,对外称“青海国营综合机械厂”或“青海矿区”。所有进入基地的人员都要进行极为严格的政治审查。
为了防止来自国内外可能遭受的袭击和破坏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金银滩部署了一个团的警卫部队和一个师的防空部队,以确保核基地的安全和保卫保密工作。禁区是神秘的,来来去去的人中不乏有好奇者、探秘者、误人者,更有部分不怀好意的窥密者、破坏者。驻扎在基地的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指战员以保卫禁区安全、保卫科研生产工作顺利进行为己任,三十几年如一日,巡逻在边缘线上,驻守在要道哨卡,守卫在要害部门,不厌其烦地检查来来往往的每一个人的证件,及时解决一个又一个突发事件保卫基地每一个角落安全。禁区外的牧民群众为寻找丢失的牛羊误人禁区他们好言相劝,时隔不久,将丢失的牛羊赶回牧民家中。在完成保卫任务的同时,他们在科研、生产、生活和各个方面无私援助,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立下了汗马功劳。
在基地参加研制工作的科研人员,没有硝烟弥漫、浴血杀敌的壮烈,却有淡泊名利、奉献国家的荣耀。1961年,王淦昌改名王京”,心甘情愿隐姓埋名17年到原子城开展原子弹的研究工作。从1961年到1978年,在世界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中再也找不到王淦昌的名字。这里与世隔绝,这里的人对外联络从来不用真实的姓名,而代之以代号。据说有一对夫妇在北京结婚后,都被调到基地工作,但互相都对对方保密。直到有一天,他们在基地的大街上看到了对方,才发现原来他们工作的地方才相差几十米!上世纪70年代,海晏县有一名年轻人参军来到了基地工作。他随战友先是乘火车走了一天一夜,后又转坐汽车,然后又步行走了几天几夜最终才到达目的地。他在这里工作了几十年,从基地退役后,这名老兵惊奇地发现,原来他工作的地点离他家只几公里远。有一位担任保卫工作的同志,母亲去世时未能回去料理后事。父亲去世时,他本人已开赴原子弹爆炸实验场,根本不可能与外界有通讯联系,连老人去世的消息都是后来才得知的。
由于是保密单位,这个车间的通行证不能到那个车间,各单位之间来往不多,干部职工的业余生活十分单调。外面的剧团不能进来演出,也没有电视,每星期看一场电影是最好的享受。基地建设者和研制人员以国家利益为重,几十年如一日,长期忍受了基地生活的单调、孤独和寂寞。为的就是一个目的:让近代备受列强欺凌的中华民族早日拥有核武器。
五、顾全大局、舍家为国的奉献精神
金银滩草原四面环山,水草丰美,牛羊成群。千余户藏、蒙古等少数民族牧民世世代代居住在这块宝地上,在这里生产、生活、繁衍后代。这块宝地养育了他们,是他们时刻捍卫的家园。西部歌王王洛宾笔下的那首《在那遥远的地方》,写的就是这片草原。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这里曾经有一个非常好听的名字一一金银滩然而,1958年以后,金银滩这个名字却在中国的地图上悄然消失了。与此同时,在这里祖祖辈辈以游牧为生的牧民要离开世代生息的故土,一时是难于接受的。当党委政府讲清这是党中央、毛主席的英明决策,讲清这是国家建设的需要,讲清这关系到全国人民甚至世界人民的利益。1715户近9000名牧民毅然卷起铺盖,拆下帐房,赶着27万头只牛羊,没提出任何条件,离开世代奋斗的热土,远迁平均海拔3350米的托勒牧场等地。搬迁来得神秘而突然,一千多户牧民从这一个草原上迅速地消失了。金银滩周边近1170平方公里范围内一夜之间被划为禁区。
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基地粮食供应短缺。于是,基地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办矿区牧场自给自足。外迁4年后一部分牧民又回到自己熟悉的草场,建起了国营同宝牧场。这种为民族利益,为了国家安全,舍小家保大家的民族牺牲精神,为祖国核工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11】
*【11】“两弹”基地丰碑永存P5-11页